【职场分享】如何让自己有话可说 / How to be a good verbal communicator at work

工作之后,我渐渐发现自己一个人干活的时间越来越少,而跟人说话的时间越来越多。跟人说话,包括组里的工作会议,比如daily standup、spring planning、pairing、demo,跟老板和组里同事的日常1on1,跟越级老板的1on1,跟其他相关stakeholder的开会扯皮,茶水间的闲聊,等等。一开始我很不适应,因为我更习惯asynchronous的方式,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说什么,琢磨一句话要怎么表达。我以前觉得,有什么话不能在slack上说,不能发一封邮件,不能在google doc上留言呢。但现在的我:synchronous真香,面对面才是王道。

我们对实时声音画面的主动接受能力远远大于被动阅读文本,实时提问clarify一些概念和细节也能极大地提高沟通效率。刷脸能很好地提高存在感。“怎么说”比“说什么”更重要。文本信息只能传递“说什么”,即使你遣词造句,用写GRE议论文那一套写清逻辑,读者也很难有时间有精力去follow你的逻辑。而实时的口头表达才能把“怎么说”这一层面的信息传达出来,比如声调、语气、语速、情绪、态度、语序、节奏。每个人的表达都会展现自己的个性,有人直言不讳,有人喜欢随大流+1,有人态度幽默,喜欢用玩笑化解尴尬,有人冷静喜怒不形于色,有人喜欢指点江山……也有人不怎么发言。总之,很多人会通过你口头的表达,快速但未必准备地判断你是怎样的人。同样的,我们也会根据别人的口头表达,做相同的判断,来调整自己的沟通方法。

我们经常说,美国人和印度人口头表达能力好,沟通能力强,还总是自我反省说中国人干活可以,但说不过别人,沟通能力弱。我们当然要大方承认,作为非英语母语的我们,从语言和文化层面,确实跟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人不同,我们无法理解他们童年潜移默化的各种pop culture,他们也无法感同身受我们从小到大的各种中国文化,多样性并不是要强行融入,而是求同存异。比如体育项目,不是每个美国出生长大的人都喜欢看橄榄球,也不是每个中国人都会打乒乓球,甚至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聊体育话题。比较传统的行业,或者早些年的工作场合,聊体育项目几乎是刚需,为了能够跟同事尬聊去自学体育术语和话题的情况也不罕见,大环境使然,作为打工人,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为了职业发展,做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。但现在,至少在科技行业,在diversity and inclusion多样性项目的促进下, 这种强行的“话题喜好”越来越少。相似性的认知偏见会带来系统性的固有印象和歧视。一个人知道一些篮球术语、养了两只猫、喜欢跑马拉松、住在某个社区、毕业于某个学校、出生于某个城市、经营自己的网红频道等等,难道就可以佐证ta的工作能力是好是坏么?当然,人类是社会性的种群动物,对跟自己相似的人,我们会有先天的好感。但我们也越来越主动地认识到,这些先天的喜好可能在工作场合带来负面的影响。

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影响我们无法改变,但这不代表我们就输在起跑线上。比如印度员工,他们不是出生成长在美国,但是在美国职场也风生水起。有人用他们英语语言的优势来解释他们的职业发展,但说实话,中国人的英语基础也不差,如果非要是说差在哪儿,大概就是差在心态上吧。

口头表达,就是得张嘴,要多练多说。

我从小就爱说话爱犟嘴,也喜欢发表意见,所以我以为我工作之后,在口头表达这个方面应该没什么问题。

我天真了。

刚实习的时候,我基本抱着学习的态度,开会不怎么发言,只有在汇报自己工作的时候才会说话。开始全职工作之后,因为还是在同一个公司,这个习惯就延续了下来,我开会不怎么主动发言,甚至有几次被cue到问我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意见,我都无话可说。我问我的mentor,怎么才能在自己没有准备的情况下,滔滔不绝,言之有物,怎么才能像他一样,不管什么topic,都能掰扯两句。我的mentor说,他也不是一开始就什么都知道,工作好多年之后,很多业务和内容他都已经很熟悉了,但我还是新人,很难举一反三,博证旁引,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,得慢慢积累。我作为新人,现在能做的就是事先准备,自己多做功课,预估会议上可能会讨论的内容,然后自己发散思维,事先想好答案。如果会议是别人主持的,可以提前问一下会议的日程,如果会议是自己主持的,可以找一个资深的同事帮自己演习一下。这样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,我基本能够在被随机cue到的时候有话可说。

还有一个方法,就是对之前发言的同事表示认同或延展,或者提供反对视角。“刚才某某提到了XYZ,我也觉得是个好方法,因为ABC”,“基于我们刚才讨论的XY, 我觉得也可以讨论Z”,“我觉得某某说的很好,确实是个好方法。但我现在扮演一下devil’s advocate,我觉得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可能的负面结果或者风险”。这个方法的好处是不用凭空想,只要认真听别人说的,就总有话可说。

还可以说一些高屋建瓴的虚话和基本没用但也不会错的废话。比如在讨论系统设计的时候,总是可以说一下设计原则比如模块化、抽象化,常见的best engineering practise比如testing、MVP、iteration。当然也不能说这些话完全没用或者完全是废话,毕竟原则和纲领确实有助于clean code。只不过,很多时候道理都懂,但依旧做不好项目。我很少会说这些空词,因为还有其他更有营养的话可说。但有些同事喜欢甩出这些空洞的大词,也许是为了展现自己所谓的领导力,也许是没有其他更有营养的话可说,也许是觉得其他人都不懂设计原则只有自己知识渊博。总之,说空话总比不说话好。这些词在我耳中是空话,但是在老板耳中,可能会觉得说得好,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统领全局。所以,这些虚话废话,有的时候该说还是得说。

解决了无话可说的问题,下一步就是张嘴说话。

加入新公司的前几周standup,我明显感到不适应,发言的时候又怕自己说得太多抢别人的话,又怕自己说得不够多显得很缺乏思考的样子。经过上一份工作的训练,我基本总是有话可说,但是怕说得太多,主导对话,dominate the conversation,让别人觉得我话痨。

为什么我有这种想法呢?因为我遇到过特别喜欢自说自话的同事和老板,每次跟他们开会都很痛苦,插不上话,还得听他们啰嗦。我自己不想成为那种人。矫枉过正,就导致我张嘴说话之前会自我审查,担心我是不是话痨,是不是占据太多时间,是不是重复自己说过的话,是不是没有给别人机会说话等等。有时候我跟别人意见不同,但又担心自己是不是唯一一个反对的声音,就不敢发言。想得太多,以至于我张不开嘴。

1on1会议我都还可以,毕竟两个人一来一回不太容易出现一个人自言自语的情况。但是人一多,我这张不开嘴的问题就很影响我的口头表达。

我跟老板说了我的顾虑,她帮我仔细分析了我为什么会这么想,具体在哪种情况下会有这种想法。她说根据她的观察,我并没有抢话或者话痨。她问我,“有人向你反馈过说你说话太多么?”我说并没有,我只是担心可能出现的情况。她说她也喜欢发表想法问问题,开会的时候积极发言,有时候也会有自己是不是说太多的想法,而有意地hold back,所以能够理解我为什么这么想。但同时她也鼓励我要多发言,不要顾虑,特别是在还没有任何负面评价说我说话太多的时候。她说,让我有什么想法就积极表达出来,她可以帮我看着,如果我确实有说话太多的时候,会反馈给我。特别是当我有反对的意见,一定要在会上提出来,这样不仅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见解,也能帮助大家一起思考,更全面地解决问题。

此外,我还报名参加了“即兴表演”improv的课。improv主要就是在没有准备没有稿子的环境下,随遇而安,应对各种奇怪的情况,进行有些无厘头的对话,有来有往,听对方怎么说,然后基于对方的回答现场编。无法预估对方的回答,也没法自己预设剧本,没有时间思考太多逻辑,想起什么就说什么。大家经常都会显得有点傻,但也没有人会评判你,毕竟大家都是来练习来玩的。我跟十几个陌生人上了两个月的课,每次练习都又紧张又开心。班里除了我,还有一个中国女生,其他大多数都是英语母语的人。我并没有觉得我们两个中国人在沟通和语言表达上有什么劣势,在情景练习的时候都保留和展现了自己的个性,而不是为了迎合和融入刻意表演。

在我老板的帮助和鼓励下,在improv的练习下,也随着自己经验的积累和对组里工作的熟悉,我逐渐不再过度思考过度顾虑,而是想说就说,有问题就提,张嘴说话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